当前位置:首页 > 影视台词 > 影评 > 正文
文章正文

《狗镇》中的“arrogant”点评

影视台词 > 影评 > :《狗镇》中的“arrogant”点评是由一生祝福网(www.13zhufu.com)为您精心收集,如果觉得好,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,以下是《狗镇》中的“arrogant”点评的正文:

需要写狗镇的影评,不仅仅因为这部电影本身,也因为它和我之间的联系。
我:处女座,道德标杆,朋友口中的“圣母”(并不是传说中那种)
从小到大我无论地位优劣,都有一个judge的病,没有grace的温柔,我往往一针见血地指出,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负有“对社会有一点点改变”的责任。类似片头的Tom.但是不同于grace的是,我一直确信每个人,都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。
因为没看过任何狗镇的简介,我一直以为是温情片,看到被侵犯的第一段时还略显惊讶,原本以为对方会是一个正派角色,自此开始,一切令我越来越惊讶。
如果说电影有一些我个人看来的缺憾,就是我从来没觉得狗镇,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城市,如果说舞台剧式布景的必要性已经牺牲了一些静物能够带来的变化,那么狗镇的居民之间的联系,更是让我看不到任何温情的因素。所以说,后期都变化虽然并不是很突兀,但也失了戏剧成分。
首先几位女性,其中性格最为突出,最为病态,值得人们注意的:Vera(扮演者Patricia Clarkson),特地查了下,非常了不起的金牌配角,在片中的表现甩我们美丽的nicole几部狗镇。Vera爱她的一众小孩:阿基里斯、奥林匹亚、雅典娜、潘多拉,那条狗,名字也是摩西。一众小孩肩负了拯救宇宙的希望,同时Vera不允许任何人伤害她的孩子。然而,在Grace被看到“被侵犯”时,看似温柔的Grace却把作为“孩子”的象征物——玩偶,打碎,并不允许Grace哭出来,仍然,全部打碎。破坏一个人美好的寄托之伤害远大于摧毁其身体。同时,在她知道真相后,影片没有赘述地说:她开始变本加厉。这就是一个人在面对自己错误时的态度,否认。这也是狗镇在听到Grace所阐述真相时的态度。
记忆中特别深刻的是,Chuck在一开始对Grace说:你会发现,狗镇的人和城里的人没有任何差别。
一语成谶,包括他自己。
我非常喜欢两个强调Tom他爸看书的镜头,汤姆索耶历险记。这书的象征意义”揭露美国地方生活的停滞庸俗及宗教的伪善是小说的主要思想内容” 可见与本片主题相得益彰,和导演对于美国的讽刺很是贴切。
再来说说Tom,很喜欢他最后一次坐在长椅上,他生气的不是自己被认为怀疑自己的道德,而是他发现自己被说中了。这也同时颠覆了他一直希望自己成为的样子,如果是我,此时会捶胸顿足,并扭转自己的阴暗面,令我意外的是,T为了抹灭自己道德形象被颠覆的可能性,选择背叛Grace.
Q:Grace为什么在父亲到来时,一开始反而没有离开狗镇
A:妮可基德曼此时清纯有余,却没让我看到作为Grace的那一份崇高神圣的圣母病。她难道不是吗?G还记得她被玷污被误解时的态度吗,没有任何辩驳。当时我十分犹疑,也正是因为妮可基德曼的30%演技,我不知道Grace的心态,直到黑社会父亲在车里说的“arrogant". Grace即使生活在这样的狗镇中,也不愿随父亲离开,因为她在父亲的世界中无法宽恕别人,犯错的人们都被父亲惩罚了。只有在狗镇的世界,她拥有宽恕别人的选择,”mercy"。
而同时,我必须反驳影评高赞第一名的话“后面之所以选择让grace报复,实际上点明的是,grace也是一样的人。这种arrogant是人性之恶,不是少数人身上的恶,grace不是天使,她一旦有了施恶的机会,她也会这么做。”
虽然后文他同意了Grace是以惩罚为目的。但前提设定错误,事实上文章是一个happy ending,grace并不是由于arrogant惩罚,而正是因为,她没有了arrogant。
记得教父吗,她的父亲正是扮演一个荒谬时代的法官,私刑?别开玩笑了,一个没有法律的时代,他们就是法律。而Grace在一开始,就不愿意遵从这个自然法、习惯法,她认为所有犯错的人都是由于某种可怜之处,应得到宽恕。试问这样的价值观,不是你们所说的圣母病吗?也正是如此,她有着文中最大的罪,arrogant,如果她从一开始就没有因为这个罪宽恕别人,那么别人在她身上所犯的罪还会成立吗?Grace就好比宠溺的家长,罪无可恕。所以在最后她突然顿悟,此时的狗镇已经救无可救,比如要制定不再使罪恶出现的方式,那就是毁灭,这也是惩罚她自己的纵容。请忽略其他影评提到的:为自己,为爱情。消除狗镇并不是恶,是正义。Grace拿起父亲给予她的这个时代的”法典“,成为人间的上帝。我认为过分研究Grace的行为是不是正义,毫无意义。私刑当然不是正义,但请回想这个时代的特殊意义。
Q:小镇的居民并不arrogant,却反而死了?
A:有人说,狗镇的居民并不认为自己错。错,他们必须认为自己错,在Grace教堂中阐述后,静默后的否认,证明了这一切,如果他们不认为自己做错,那么此时应该是坦然承认,并且认为理所应当。
但他们A吗,当然不,他们并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,他们的价值体系如各位所说,认为G应该付出一些代价。但我却并不认为,这是普通人都会犯的错。人们既然认为无法承受这个压力,为什么不直接驱逐对方呢,难道比起违背一开始”明知对方无错应该收留“的道义,侮辱和强X和漠视人权带来的愧疚感就更少吗?这是一个我无法理解的狗镇,当然,对于这个世界,我也经常发出这种迷惘。
所以说实话,比起arrogant,这种人性善恶在我看来太不具有实际意义。
好了,让我看看,李银河的影评,我心目中的李银河,比王小波差远了。
以下开始不正经。。。
好的,不懂,李银河认为,狗镇的罪是穷,穷山恶水出刁民。也就是文中父亲和G对在“富”,对不起我穷我觉得我也应该强奸一个谁比较符合我。王小波你是傻直男吗喜欢这种说别人电影“影片明显的政治不正确”的真傻白甜?
完了我给讨论组李银河那篇留了个言“我只想说,影片和贫穷没结巴关系,李银河你瞎写啥啊,写完解释啥啊?你丑不丑和你文章写得烂不烂,有关系吗?”
就这样,闹完了。
很多人提到文章的缺点:冗长,形式主义,没必要。
我倒觉得:人性试验场,能很好解释缺点存在的必要性,其实文章很多细节,说实话我这种西方文化完全不解的人,只能靠感觉在猜,那那些连对文化作品最基本的感觉都没有的人呢?应该觉得特别不好看。所以我诚心希望,大家站在了解的角度评价,别没事弹幕恶心别人。
形式主义,一开始觉得挺新奇的,好像在看话剧。看到人评价说导演好像特别喜欢这种噱头,我还是认真思考了一下,认为对于影片的主题体现,是很具有意义的。无论是冲突出现时,所有人的漠然;全体人员同时带着某种光辉或者恶意时的统一性。都能够通过这种摒弃间隔的形式非常好的体现,看片时我就在想,如果此时有一堵墙,看不到别人的表情,一定非常没意思。而且这样影片有一个相当的好处,就是需要我全神贯注。平常观影时,我会抓住每一个特写,因为,没有无意义的镜头。但是在狗镇这种舞台剧布景中,任何一个看似有意义的镜头,可能在虚焦的部分还蕴含其他的意义,以此类推,总而言之,我经常要暂停,四处观察,不想错过任何一个flag。
最后,影评的最后,我发现日常生活中,狗镇居民这样的人其实很少,Grace也很少,更多的人只是对他人的遭遇漠然。同时将这种漠然的价值观移植到别人身上,告诉别人“你无法拯救这个世界”“放弃吧”“别人关你什么事”。
记得某天和人讨论如何成为傻白甜时,朋友很无奈说我“你真的圣母病”,因为我前面说完,认为没素质的人影响到了群众的利益所以必须受到提醒。
那如果群众自己不自知呢,难道我不应该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别人,获得正确的观念,获得正确的待遇吗?
也许我是正确的,可世界并不会因此为我加分,那么我就应该在这种时候放弃吗?难道我不应该用自己的经验维持一点点的正确,难道我应该和社会同流合污吗?
这样想一想,成为傻白甜,赢得傻直男的爱慕,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,明明成为自己,要开心得多。
如果我是G,我不会杀死狗镇,因为我没有动用私刑的权力。
作者铜板

《狗镇》中的“arrogant”点评由一生祝福网(www.13zhufu.com)收集整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版权所有 一生祝福网 www.13zhufu.com
本篇《狗镇》中的“arrogant”点评来自一生祝福网,更多《狗,点评相关美文请浏览一生祝福网。